江苏一地多位村民称送自种菜籽到油坊榨油变“臭油”,期盼职能部门查明真相

Connor 火币交易所 2024-11-07 21 0

江苏灌南一名75岁老人称,他用自己种的菜籽到油坊现榨的油,食用时发现有臭味人气币交易所。近日华商报大风新闻报道此事后,陆续有多家农户反映,今年曾发生过类似事情,现在“臭油”仍然放在家里无法食用。

这些农户告诉记者,希望当地职能部门介入查明真相,让老百姓安心人气币交易所

江苏一地多位村民称送自种菜籽到油坊榨油变“臭油”<strong></p>
<p>人气币交易所</strong>,期盼职能部门查明真相

用自家菜籽榨的油发臭人气币交易所,村民无法食用,只想讨个公道

疑惑:自种菜籽榨油人气币交易所,为啥发臭难闻?

11月3日,孙先生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他们家住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三口镇,今年8月底,75岁的老父亲把自种的菜籽洗干净晒干,拉到镇上去榨油人气币交易所。油坊把菜籽称重94斤,油榨了4桶共32斤。过了10天,家人开始吃这些新榨的油时,竟然发现有明显臭味,把油放在锅里面烧热的时候臭味更浓烈。

为了更好地辨别油的真假,孙先生还专门跑到三口镇,到他父亲榨油的油坊里购买几斤油人气币交易所。买回家的油,通过对比表象颜色,两者相差比较大。又通过放在锅里加热,从油坊里购买的菜籽油,有浓浓的新鲜菜籽的味道。而父亲用菜籽现榨的油,味道却发臭难闻,这令他们很是疑惑。

江苏一地多位村民称送自种菜籽到油坊榨油变“臭油”<strong></p>
<p>人气币交易所</strong>,期盼职能部门查明真相

展开全文

用自家菜籽榨的油发臭人气币交易所,村民无法食用,只想讨个公道

印证:多家村民家菜籽榨油人气币交易所,也存在难闻发臭

孙先生介绍,他怀疑还有其他村民也有类似遭遇,一打听,果然类似他家的有好几家人气币交易所。“他们也是自己种的菜籽,榨油后发臭。有的村民把这个臭油倒了,有的村民放置没有吃,还有村民担心浪费将就吃了。”孙先生介绍,在一村民家里,把生油放在嘴巴里面有苦涩味还有臭味,放在锅里面烧热后臭味更浓。

11月5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当地另一位村民张先生,他介绍一直以来,自己家种的菜籽会送到油坊里榨油,今年他们将菜籽送到跟孙先生同一个油坊,大约榨了70多斤油,回家后他还送了一些给亲戚朋友,等吃的时候发现油不对,有臭味、涩味、还有腥味,反正比较难闻,他立即将送出去的问题油要了回来,很是伤面子人气币交易所。类似这种情况还有多家村民。

村民怀疑榨油时被动过手脚,但作为普通村民大家没办法调查真相人气币交易所

求助:期盼职能部门人气币交易所,查明臭油来源

几位村民发现这些臭油,向当地公安进行报案人气币交易所。警方称,这属于市场监管局管理范畴。

村民提供的通话录音显示: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称,他们抽查油坊油质是合格的人气币交易所

村民问,他实名举报自己家的臭油,为何不检测自己家或其他几家臭油,却调查油坊的油?村民提出查清这些臭油的质量或来源,工作人员称没有能力检测以及追踪溯源人气币交易所

村民们称,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无小事人气币交易所。多家出现的这些臭油是否会对身体有危害,市面上到底还有多少类似臭油,臭油的源头到底在哪里,恳请市场监管部门能帮助大家查明真相。

江苏一地多位村民称送自种菜籽到油坊榨油变“臭油”<strong></p>
<p>人气币交易所</strong>,期盼职能部门查明真相

当地执法部门在村民反映后曾介入调查人气币交易所。抽查油品检测为合格

回应:已抽查油坊油品合格人气币交易所,检测“臭油”意义不大

11月5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灌南县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称,他们针对孙先生反映,对油坊的油品进行了抽查,检测为合格人气币交易所

为何不检测村民家里的“臭油”?工作人员称,因为对臭油造成的原因无法界定,是生产环节还是储存环节出了问题不能确定的话,直接对臭油进行检测意义不大人气币交易所

对于职能部门的回复,孙先生称,因为当地此前有过地沟油的案例,他们才有理由怀疑这些臭油不是一个单一案例,是否存在系列团伙作案,或有更大的生产来源,这也是他本人不接受调解的原因,自己的根本诉求是希望净化当地食用油市场人气币交易所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佘晖

(来源:华商报大风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