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聚焦一流金融营商环境建设 助力科创科技企业

Connor 火币app下载 2023-04-28 147 0

央广网北京4月27日消息(记者 曹倩)今日,上海举行“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系列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主题为“不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营造与国际接轨的优良金融生态”主要外汇

本场发布会上,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以及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银保监局、上海证监局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各部门关于上海市优化金融营商环境、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的有关情况主要外汇

据介绍,目前上海共有249家企业已经进入辅导及审核注册流程,拟募集资金合计超过2600亿元,其中科创企业占比接近七成主要外汇。而为服务一批重点科技企业项目,上海银保监局近期优选了19家有意愿、有能力、有基础的试点银行保险机构,目标是以1000至2000家左右的小巨人企业、5000家左右的专精特新企业,以及1万家左右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

249家已进入辅导及审核注册流程主要外汇,将开展第二批金融科技创新试点

上海证监局副局长王登勇在发布会上,介绍了上海证监局支持“硬科技”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创新发展情况,并表达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来上海尽快报批、尽快开业的心意主要外汇

王登勇表示,去年上海首批26个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项目正式启动,位居全国前列主要外汇。接下来,将适时开展第二批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进一步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王登勇指出,近年来,上海证监局全力推进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在上海兴业发展,不断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活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主要外汇。一是行政许可审批工作更加精简。二是行业机构落户上海更加便利。三是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更加提升。

“上海证监局一直高度重视、支持‘硬科技’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创新发展主要外汇。”据王登勇介绍,直接融资方面,目前上海共有上市公司429家,其中91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从上市板块看,科创板81家,科创板企业累计IPO融资金额和总市值位居全国首位,实现了科技、产业和资本的良性循环。

王登勇进一步指出,2022年至今,上海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股权融资超过1900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IPO融资596亿元主要外汇。目前上海共有249家企业已经进入辅导及审核注册流程,拟募集资金合计超过2600亿元,其中科创企业占比接近七成,在备案企业中已申报有63家,包括科创板24家、创业板15家、主板21家,北交所3家。

据王登勇透露,上海证监局对有意向来上海发展的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畅通沟通交流渠道,从行业监管角度提供合规咨询、政策解答和专业指导,支持符合条件的机构尽快报批、尽快开业主要外汇。一批首例性、示范性项目落户上海,全国首家外商独资证券公司,以及全国新设的全部5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均在上海落地。目前,上海共有证券公司31家、公募基金管理人70家、期货公司36家,法人机构数量稳居全国首位,机构集聚地和首选地效应进一步彰显。

杜绝对民企盲目“抽断压”贷主要外汇,力争2025年科企贷款余额破万亿

上海银保监局副局长曹光群以三个“一批”着手,汇报了上海银保监局在推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方面的主要工作,并提出2025年辖内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余额的具体目标主要外汇

展开全文

曹光群表示,目前,有一些民营企业仍然面临较多的经营困难,上海银保监局将在银保监会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着力解决民营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绝不允许对民营企业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主要外汇

“我们力争到2025年,实现辖内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余额和户数在2021年基础上翻两番主要外汇。”曹光群表示。

曹光群指出,主要工作是“三个一批”,一是培育一批科技金融专营机构;二是服务一批重点企业项目;三是形成一批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典型案例主要外汇。下一步将引导全市银行保险机构秉持真情厚意,拿出真金白银,采取真招实策,切实做好金融服务。

为服务一批重点科技企业项目,上海银保监局近期优选了19家有意愿、有能力、有基础的试点银行保险机构,目标是以1000至2000家左右的小巨人企业、5000家左右的专精特新企业,以及1万家左右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主要外汇

此外据曹光群介绍,今年全年,上海银行业拟投放无缝续贷1.2万亿,争取为各类市场主体节约成本100亿元以上,目前推进比较顺利,一季度末无缝续贷将近四千亿主要外汇。对暂时受困市场主体做实纾困融资工作,确保这类企业渡过难关,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上海银行业已经累放纾困融资5300多亿,支持638万新老市民稳就业。

推进中小微企及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主要外汇,加大外汇政策创新供给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刘兴亚在此次汇报中,聚焦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助力稳外贸外资布局,专注着力提升征信机构服务能力,推进中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主要外汇

刘兴亚表示,金融领域信用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外汇。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地方征信平台建设,完善功能、创新产品,提供高质量征信服务,同时,着力提升征信机构服务能力,增加优质征信产品在金融领域的供给和应用。

刘兴亚具体介绍了近年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在这方面开展的主要工作主要外汇。一是大力推进中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的问题。二是有效推动征信市场培育与发展,不断拓展征信产品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三是推动金融机构依托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长三角征信链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助力企业融资,深化长三角征信链应用,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要外汇。”刘兴亚说。

此外据刘兴亚介绍,今年以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和外汇局上海市分局积极推进外汇管理改革开放,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更好地助力“稳外贸”“稳外资”,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主要外汇

一是大力推动上海地区企业外贸结算便利化主要外汇。二是多措并举吸引外资来沪创业发展。三是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更好地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适配的跨境金融服务。四是持续推进临港新片区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五是持续推进企业汇率风险中性管理。

刘兴亚表示,后续将把更多优质企业纳入外贸结算便利化试点范围,持续加大外汇政策创新供给,继续推动临港新片区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向纵深发展,推进试点政策提质扩面主要外汇

提升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主要外汇,推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资源联动循环

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周小全立足全局,介绍了上海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金融营商环境的具体体现,并提出实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循环的关键举措主要外汇

周小全表示,近年来,上海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金融营商环境,金融发展生态不断优化,金融服务水平持续提高,金融市场活力充分迸发,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主要外汇

一是持续增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服务能力,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主要外汇。二是持续扩大金融高水平改革开放,为中外资金融机构集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三是持续推动金融领域数字化转型,为金融服务赋能营造良好环境。四是持续形成与国际接轨的金融规则制度,为更好参与国际合作竞争营造良好环境。五是持续打造国际金融人才高地,为金融人才落地生根营造良好环境。

据周小全介绍,2022年末,上海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52%主要外汇。发挥科创板示范引领作用,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截至今年3月末,科创板累计上市企业510家,累计首发募资额7717亿元,总市值6.6万亿元。目前,上海持牌金融机构总数达1736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539家。

周小全表示,将通过加快落实国家战略,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升级版”;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建设全球资源配置功能高地;提供高质量金融供给,著力提升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维护金融安全稳定,全面提升金融治理和服务水平四个举措,为实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循环创造条件主要外汇。(央广资本眼)

评论